网站新域名
www.66gz.cn

您现在的位置: 贵州旅游在线 >> 贵州非常人物 >> 正文

张之洞与李端棻

  时光,是一条河,悄然流逝……

  回忆,是一场雨,淋湿心情……

  寂寞的天空,总有一片云,遮挡了阳光……

  感情的世界,总有些烦恼,相伴在左右……

  时间的渡口,我们都是过客……

  2019年2月12日农历己亥年正月初八的早上8点,我们来到了贵阳市筑城广场旁边的六洞桥……

  这里是清末洋务派重要领袖人物之一张之洞的出生地……

  张之洞一生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派原则,主张以“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劝学篇-会通》)......

  他大力发展军工重工业;创办了华科大、武大、南大等多所学校......

  他强调“保种”“保”,在洋务派领袖人物中较能维护国家权益,并大力兴办书院和各种实业学堂,对清末教育影响很大......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香岩,又号壹公、无竞居士,晚年自号抱冰。

  1837年生于贵筑县(今贵阳市六洞桥)。

  其母朱氏是邛州(今四川邛崃)的知县千金。

  他一度是清流派健将,后期转化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的作息与常人不同,每天下午二时睡觉,晚上十时起床办公。

  大理寺卿徐致祥参劾张之洞辜恩负职,“兴居不节,号令无时”。

  后来粤督李瀚章奏称:

  “誉之则曰夙夜在公,勤劳罔懈。毁之者则曰兴居不节,号令无时。既未误事,此等小节无足深论”。

  他注重教育和治安,对清末教育和社会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中国近代的警察制度也是由他开始主导……

  他曾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官至体仁阁大学士,曾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

  八国联军时,大沽炮台失守,张之洞会同刘坤一与驻沪各领事议订“东南互保”,并镇压维新派的唐才常、林圭、秦力山等自立军起义,1908年11月,以顾命重臣晋太子太保,次年病卒,谥文襄……

  有《广雅堂集》。

  张之洞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成为晚清“四大名臣”。

  文化大革命期间,其墓遭人破坏,尸骨从此失踪直至近年寻回。

  他18岁中举人,26岁中进士。同治二年探花。

  历任翰林院编修、教习、侍读、侍讲学士及内阁学士等职,一度是清流派健将,后期转化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他注重教育,对清末教育有很大的影响......

  他曾任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两江总督(多次署理,从未实授)、军机大臣等职。

  同治年进士,官至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是后期洋务派的首领……

  张之洞1884年中法战争时,由山西巡抚升任两广总督,起用退休老将冯子才,在广西边境击败法军。

  又设广东水陆师学堂,立广雅书院,武备文事并举……

  1889年至1907年任湖广总督。

  在英、德支持下,成为后起的洋务派首领。

  督鄂期间,着力扶持民族工业,先后开办汉阳铁厂、湖北兵工厂、马鞍山煤矿、湖北织布局、湖北缫丝局等重轻工业企业,并筹办芦汉铁路。他主持修筑的武昌南北长堤和汉口后湖长堤排除水患,划定了20世纪初的武汉三镇与今天的武汉市相近的城市规模,同时支持民族企业家操办水电等现代化市政建设,为她自近代以来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1893年奏请清政府创办自强学堂。

  1894年署理两江总督。

  曾上疏阻和议,要求变通陈法,力除积弊……

  1898年发表《劝学篇》,提出“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以维护封建伦理纲常,反对戊戌变法……

  1901年与刘坤一联衔上奏提出“兴学育才”办法四条,仿日本学制拟定“癸卯学制”(即1903年经修改重颁的《奏定学堂章程》),为全国最早采用的近代教育体制。

  继刘坤一署任两江总督后,1903年2月上奏《创办三江师范学堂折》,拟“先办一大师范学堂,以为学务全局之纲领”,并委任缪荃孙负责筹建,为近代南京大学之开端。

  1903年强调办学首重师范……

  1907年授大学士,9月4日与袁世凯同日授军机大臣,兼管学部……

  张之洞一生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派原则,主张以“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企图在维护封建专制主义基础上,“法外国教养富强之实政”(《正学报序例》),增强国势,巩固清王朝统治。他强调“保种”“保”,在洋务派领袖人物中较能维护国家权益,并大力兴办书院和各种实业学堂,对清末教育影响很大。他坚定地维护封建统治与封建伦理,“斥民权之乱政”(《劝学篇序》),成为近代民主新潮流的对立派人物……

  咏怀吊古等方面,中晚期诗歌多表现封疆大吏的情怀,夹杂一些对内懮外患﹑国势日下的懮心。

  他在诗歌上既反对轻浮纤佻,又反对诘屈怪僻,自言“河北老生喜常语”(《哀六朝》),主张“平正不入恶道”(《輶轩语.读古人文集》)。

  他批评黄庭坚的诗“多槎牙﹐吐语无平直”。

  称扬苏轼诗“荡坦无雕饰”(《忆蜀游.摩围阁》),又说“江西魔派不堪吟,北宋清奇是雅音。”(《过芜湖吊哀沤簃》其四)所以他与当时诗坛上盛行的诗歌流派“同光体”异趋,主要是承袭干嘉诗风余绪,糅合唐宋﹐采北宋欧阳修﹑苏轼﹑王安石诸家诗歌路数而出以唐人格调,别开一派。他的诗虽然也有学古痕迹,但不有意标榜古人,也不为时风所囿。

  他依自己身份,称心而言,以学识才力为根柢,运用自如,无论写景叙事抒怀,遣词都戒浮泛而求切实,用典则避堆砌而求精当,形成一种重厚宽博的风格。

  古诗如《题董研樵太守太华冲雪图》﹑《新春二日独游慈仁寺谒顾祠》、《九日慈仁寺毘卢阁登高》﹑《携家游江亭》、《彭刚直公挽诗》等,近体如《九曲亭》、《悲怀》、《焦山观宝竹坡侍郎留带》等,都能表现这种特色。

  张之洞除诗以外,还有大宗奏议文字。

  骈文也有一定成就。

  著有《张文襄公全集》229卷,其中诗文著作包括诗集4卷﹑古文2卷﹑骈文2卷。

  张之洞的教育改革思想是以“致用”为灵魂的“旧体新用”论。

  他在《劝学篇》中主张以“变科举”来推动新式教育,以“守约”来改革“旧学”,分类型、分层次地“广实学”,鼓励多层次的“游学”来促进中国教育近代化。

  张之洞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涉及品格和学识两个方面,品格教育包括德化教育、情怀教育、理想教育、品质教育、人格教育、作风教育等范畴,反映中国传统思想品德教育的层面;

  学识教育涵盖实学教育、全面教育、学习方法、游学教育等内容,是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的展现。

  张之洞家庭教育思想集中体现了近代中国转型教育的基本内涵,对当今的家庭教育仍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张之洞一生主要做了三件事:

  办新式教育,办实业,练新军。

  张之洞的实业主要两件:

  督办芦汉铁路(卢沟桥~武汉的京汉铁路。北伐时有京汉铁路大罢工运动就发生在此)。

  把内陆武汉打造为当时中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以京汉铁路的修筑为契机,张之洞为了“图自强,御外侮;挽利权,存中学”,在他主政的18年间,兴实业、办教育、练新军、应商战、劝农桑、新城市、大力推行“湖北新政”。

  张之洞在武汉期间,主要兴办了湖北枪炮厂、汉阳铁厂和布、纱、丝、麻四纺织官局等三大近代工业……

  2019年2月5日农历己亥年大年初一,我们也去了南明区永乐乡李端棻墓地悼念……

  李端棻(1833~1907),字芯园,今衡阳市衡南县人,清朝著名政治家、改革家。

  出生于贵州省贵筑县(今贵阳市喷水池旁)。

  北京大学首倡者、戊戌变法领袖、中国近代教育之父……

  李端棻历任山西、广东、山东等省乡试主考官、全国会试副总裁、云南学政、监察御史、刑部左侍郎、仓场总督、礼部尚书……

  1896,第一个疏请设立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前身)……

  李端棻幼岁而孤,曾随叔父李朝仪赴京城求学……

  1889年秋季,李端棻以内阁学士身份出任广东乡试主考。

  阅卷时,慧眼识拔考生梁启超。

  该生以“熔金铸史”的文笔应答考题,以为是“饱学宿儒”,李端棻非常欣赏,于是将他录取,榜上排名第八。

  后来,16岁的梁启超前来拜见这位识才的主考官。

  才华横溢的梁启超给李端棻留下深刻的印象。

  之后李端棻将其堂妹李蕙仙许配予梁启超为妻。 “自是颇纳启超议,娓娓道东西邦制度”(《清史稿》)……

  1896年,疏请立京师大学堂,各省府、州、县遍设学堂,并建藏书楼、仪器院、译书局,广立报馆,选派留学生……

  李端棻又举荐康有为、梁启超,支持变法。

  百日维新期间,授礼部尚书。

  戊戌变法失败后,被充军新疆。后赦归,主讲贵州经世学堂。

  晚年归故里贵阳,死后葬于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

  忆往昔,为了推广 近代教育制度,知耻后勇,振兴中华。

  李端棻在朋友圈内痛陈 旧制度缺陷,积极上书革新弊制,这无异于公开了他与光绪皇帝的同盟关系,从幕后走上前台……

  光绪皇帝 一气之下 撒掉礼部尚书 许应骏 等六位礼部高官后, 任命李端为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李端棻,可谓是一位权重位高, 相当于现在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宣部长兼外交部长、教育部长、文化部长……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以及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集众要职于一身……

  光绪皇帝的心思已经非常明了, 就是要让李端棻造势选才, 大力推新政……

  维新变法中光绪皇帝是推行者。

  康、梁是倡导者。

  出谋划策 、攻坚落实的是以李端棻为首的智囊团……

  变法失败李端棻被充军新疆,后赦归……

  李端棻在京讲课之余, 他又在贵阳王家巷今勇烈路私宅, 招集学生讲学。

  三权鼎立论、达尔文的进化 光绪皇论、赫胥黎的天演论等西方学术思想……

  对于一个满脑子八股文的民族来说,无异于新鲜事物……

  李端棻在自己的第一家乡贵阳 首开西方民主思想传播之先河。

  1906年, 他与众多土绅呈请贵州巡抚林绍年, 将贵阳中学堂改名为贵州通省公立中学堂(贵阳一中的前身),

  1908 年学堂整体迁入新址,成为全省规模最大的中学,奠定了贵州基础教育发展基石, 为贵州教育的兴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1906年由此成为贵阳一中创建之年……

  在北京大学校史馆,陈列着李端棻向光绪皇帝所上的《请推广学校折》……

  贵州大学的建校年份由1942年往前推及1902年,也是其大功一件,贵阳学院前身也系其创办……

  今年正月初一和初八两天,我们都去了均出生在贵阳的张之洞和李端棻的纪念地,二人均在皇宫当差,位高权重,二人又都重视教育,他们有许多共同点,正是今天我们迫切需要的:教育与科技和经济……

  为此,打造其故里意义重大,我们一定要发扬光大,身体力行……


旅游新闻报料QQ群:131380194
 
 
 
 
 
作者: 秦仁智 文章来源: 贵州旅游在线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9-02-12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内容
贵州旅游在线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广告服务隐私保护招贤纳士合作伙伴网站团队帐号信息

本站为中国景观村落和经典村落景观评选申报贵州工作站
贵州旅游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法律顾问:腾辉律师事务所 
  旅游业务:贵州黔中行旅行社 旅行社许可证号:L-GZ00397 icp 网站备案编号:黔ICP备10200780号-1 gabeian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380号
电话:18985589677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晒田坝路鸿源居6栋17号 邮政编码:550001
支持单位:贵州省民主建国会 贵州省艺术摄影学会 贵州省写作学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黔B2-20030008  黔新出网版准字006号  贵州省通信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广告代理:贵阳金钥匙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手机:18985589677 
贵州旅游在线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