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油菜花盛开的季节,锦绣长滩四周的田野里,油菜花已竞相绽放。方圆数里的油菜花将长滩苗寨紧紧包围,山野、田园、河滩,但凡有巴掌大的闲置土地,村民都会种上油菜。这不仅解决了村民日常的蔬菜需求,更为宁静的乡村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最为壮观的景象莫过于村前那片舒缓的梯田和沿河的沙滩。过去,村前的田园在秋收后并不种植油菜,而是耕田蓄水,形成一片冬田。村民们每户养几只鸭子,冬天便能吃上鸭蛋,鸭蛋也成为长滩百姓待客的美食。然而,近一二十年来,随着大多数村民外出务工,秋冬养鸭的规模逐渐缩小,傍晚赶鸭回圈的场景也渐行渐远。
几年前,一场秋旱使得村前的田园无法秋耕。在政府的引导下,村民们纷纷在自家责任田上种上了油菜。到了第二年春暖花开时,这片田园竟成了游客踏春的热门去处。锦绣长滩的乡村旅游因此火爆出起来,成千上万的游客慕名而来,油菜花成了山区旅游的新亮点。我因长期在家乡工作,亲眼见证了锦绣长滩游客络绎不绝的场景,也见证了油菜花为村民带来的新旅游经济增长。
舒缓的梯田中,数以千亩的油菜花成为游客向往的踏春胜地。此后,种植油菜不仅成为村民增收的渠道,也成了他们的劳作习惯。
除了田园,沿巴拉河两岸种植油菜也已成为村民的传统。每年秋收后,村民们自发整理田土,育苗待时,举全家之力种上油菜。长滩湖是上世纪80年代为改善台江电力需求而建的老屯电站栏坝形成的湖泊,每年河沙堆积的土地,沿湖两岸可耕种面积近300亩。这些土地肥沃,耕作后几乎无需施肥,因此村民种植积极性高涨。秋冬季种植油菜没有水患风险,村民们的种植热情自然更加高涨。
由于种植面积较大,沿坝还种上了蜂糖李,沿山则种有樱桃树,沿湖两岸风光秀美。在田园观赏花海后,再到湖边欣赏山水风光,更觉惬意。水的灵气、山的雄壮、花的妖艳,走在通往花地的铁索桥上,摇晃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仙境。游客们纷纷驻足,用手机或相机记录下这如梦如幻的美景。
通往花地的是一条临山的小路,铺满碎石。走约20米后,便是村民自建的水泥路。路虽不宽,但在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村民们挑着蔬菜穿梭其中,辛勤的劳作造就了这美丽的景象,当然也离不开大自然的恩赐。
在油菜花田逗留约两小时后,临近晚餐时分,花田中传来悦耳的飞歌。村民们在道路上摆起了长桌,准备接待来自广东的客人。她们在过道上架起了几把约2米高的大伞,热情挽留络绎不绝的游客。她们说,今晚将在菜地里摆上烛光长桌宴,用苗家古老的方式,以最时尚的姿态接待客人。
此时此刻,我不禁感慨:当乡村遇上旅游,民族邂逅时尚,村民们以最古朴的理念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活力,锦绣长滩的未来充满希望。
在一曲曲晚歌中,我们回到铁索桥上。夕阳的余晖中,几位老人划着小舟在河中荡漾归家。夕阳、晚霞、老人、轻舟,在秀美的长滩湖中绘就了一幅锦绣长滩的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