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新域名
www.66gz.cn

您现在的位置: 贵州旅游在线 >> 人在旅途 >> 正文

相约芦笙场上

  题记:农历2月18-19,中国漂城施秉杨柳塘镇巴梭,首届苗族“刻道”文化展示活动及巴梭二月芦笙节如期举行。笔者荣幸,应邀参加了这次活动,体会多多,收获多多。
 
  刚刚下了场春雨,从五方八面赶来芦笙场参加首届苗族“刻道”文化展示活动及巴梭二月芦笙节的山民们小心翼翼地走下山来,他们都作了打扮,穿上节日盛装,女的佩戴银饰,男的手拿芦笙,还有一个我认识的领头歌手,怀抱一包神圣的木棒,那是唱歌用的歌棒,汇拢到芦笙场来。活动还没有开始,大家忙着打招呼选位置,有节目的则加紧整装。乡里乡亲的,耕播劳作、赶市走亲常常见到,这刻却有不同,像久别似的,打招呼问好,格调与往日的不一样,握手时延长了时间,寒暄时多了份客套,微笑的元素掺进了一种只可体会和感染的情愫。这种场景,配合春天的景致,乐坏了记者们,彼此间边问候边抢镜头,话朝这边讲,眼往那边看,谁都不介意对方的“不礼貌”。我自在嘉宾台上静静坐着,不动声色,把脖子伸直,似有所思,用心感受这温酿千年了的气氛,用耳聆听萦响千年了的声音,用灵魂触摸这个民族的魂魄。这刻,我的心思真正集中在了一起。

  我本是苗族,来自湖南,婚后居住在黔东南,但对这里的同胞却不了解,纵然我们的血液里蚩尤和蝴蝶妈妈的殷红色素还火红。我对我的血脉同胞怀有稀奇,“同”和“胞”之间欠缺联结,有些疑问。这不能怪我,原本一起耕播打猎,后来天各一方失去联系,语言、习俗什么的都有分化,加上旧书刻画的恶意,新闻报道的肤浅,相互间不了解是免不了,但我爱他们,来贵州后一直想接触他们,亲近他们,与他们融合融汇。毕竟,连心的纽带一直牵连我们。这次应邀来施秉参加他们的活动,千万重山,尤一薄纸,一捅即破,彼此认同,彼此交融,在活动前的酒席上,一双双筷子,一曲曲酒歌,千年的阻隔,千年的相思,手握手拉近,歌对歌倾诉。几千年来,不管怎么分化,心相通,血相连,几番交流,语言上也听得懂很多,毕竟民族属性铸就了,根本不可能分化开。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旅游新闻报料QQ群:131380194
 
 
 
 
 
作者: 石远定 文章来源: 本站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1-05-18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内容
贵州旅游在线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广告服务隐私保护招贤纳士合作伙伴网站团队帐号信息

本站为中国景观村落和经典村落景观评选申报贵州工作站
贵州旅游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法律顾问:腾辉律师事务所 
  旅游业务:贵州黔中行旅行社 旅行社许可证号:L-GZ00397 icp 网站备案编号:黔ICP备10200780号-1 gabeian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380号
电话:18985589677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晒田坝路鸿源居6栋17号 邮政编码:550001
支持单位:贵州省民主建国会 贵州省艺术摄影学会 贵州省写作学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黔B2-20030008  黔新出网版准字006号  贵州省通信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广告代理:贵阳金钥匙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手机:18985589677 
贵州旅游在线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