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新域名
www.66gz.cn

您现在的位置: 贵州旅游在线 >> 贵州非常人物 >> 正文

匡兴洪真行

  匡兴洪,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乡土诗人协会会员、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和遵义市长征学学会会员、贵州省写作学会理事。

  曾任绥阳县郑场中学校长和绥阳县儒溪中学主管教学的业务校长。

  著有《作文章法》、《送你一支生花妙笔》和《学习的艺术》等书,他还担纲编有《郑场中学校史》一书。发表文学作品上千件。

  近日,匡兴洪撰写的《安场琐忆》入木三分,值得一看:值得仔细看……他说:

  人活一世,的确有些日子,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总有些人,值得我们永远惦记;

  总有一些事,值得我们永远回味;

  也总有一些地方,常常让我们难以释怀;

  特别是一些我们曾经为之奋斗,洒下过自己青春汗水的地方,触景生情,总是让我们永久的怀念。

  正安县安场镇就是这么一个地方。

  安场,源自“土能生白玉,地内出黄金”,居之则安,故名安场。从古镇安场的场中向东方远眺,目之所及的冠子山至滥坝子、小黎溪、下家沟、五马桩等,均为安场街上的“案山”。

  安场镇,过去还有这样一些称谓:安四溪,意为四溪环绕,安居于四溪之中。安四溪处于东北向的安场向斜内,北面有遐尔闻名的马鬃岭,东面有东山梁子两条山脉,形成两面高、中间低的丘陵坝子。据年岁较大、土生土著的安场人讲,最初这坝子全为水草丰盛的沼泽地所覆盖,两面山脉森林茂密,四周流水潺潺,是远古土著人打鱼狩猎的好地方。经过不断地开发,平坝一带人口汇聚,耕地逐渐增多,岩扁一带,茅草房,土墙房鳞次栉比,成为人口较多的聚居地。在安场坝子的四周,还有四条溪流紧紧环绕,即:北部凡溪河缓缓向东流淌,东部小黎溪流水潺潺,南部的桥溪河则汇聚五汇水奔流湍急,西部的黄桶溪则曲折迂回,煞是壮观。这四条溪流为生活在安场坝子的人们带来了不可多得的福祉——提供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用水,使其该地越发山清水秀,更加物产丰饶。因此千百年来安场的黎民百姓安居于这四溪之中,安居乐业,其福融融,故名为“安四溪”,理应当之无愧。

  安场还叫“安顺场”,即昔日顺祖山脉(高山寺)兴街建场,此地名寄托了人们祈求顺达的寓意。按阴阳五行说,场西面高山寺为祖山,山脉下半山为父山。高山寺面向古镇安场镇中心呈中轴线直下,场依顺祖山设于父山山麓。有言道:“要得人丁千千万万,重重叠叠上顶峰。”人们都普遍这样认为,在此兴场建市,有利于场市的兴盛,人脉的汇聚,生活的安康。取名安顺场,还有一种说法,主要出自一个成语“安常处顺”(又作“安常履顺”)。此成语出自《庄子·养生主》:“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梗概为人们习惯于正常生活,喜欢处于顺利境遇。此地名不仅表达当时官府的企望,而且还淋漓尽致的折射出当地黎民百姓安居乐业、安贫乐道的强烈祈盼。因此,将“安四溪”更名“安顺场”自然在情理之中。

  正安县安场镇过去还叫巩盘镇。该地名寄寓了人们在兵荒马乱的动荡年代对社会稳定的渴求。众所周知,清末至整个民国时期,安场镇的所辖面积仅为0.5千米,而且周边为城墙所囿。由于安场地势开阔,处于坝子中央,时常遭受兵匪侵扰。在清末民初匪患频繁的年代,富坤商贾修筑城墙用以自卫必然会提上议事日程。城墙共开四门。四门白昼开启,夜晚关闭,但设有更夫、巡逻队,借以保护居民安全,维护社会秩序。之所以叫巩盘镇,来源于一个成语“安如磐石”。该成语出自《荀子·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安于磐石,寿于旗翼。”“安如磐石”又叫“坚如磐石”,均表示“像磐石一样不可动摇,有时可通用。民国二十年,即1931年,“安场”又更名为“巩盘镇”。正安县安场镇地名数变,但始终以“安”为核心。安场镇历史悠久,商贸繁荣,文化厚重,在2009年9月,贵州省人民政府便行文公布该镇为贵州省历史文化名镇。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我大学毕业,分配在原位于正安县安场区凡溪河畔梓童寺的正安二中。记得刚刚报道的当晚,老校长熊志沧向我们新来的教师详细介绍了学校的昨天与今天:1956年4月,正安县只有一所正安中学,已难于满足老百姓对教育的渴求,于是,正安县委、县政府决定创办正安中学分校,地址就选择在当时安场区凡溪河畔的梓童寺,1957年正式剥离出来,正式挂名为正安县第二中学。分校首任校长由正安中学校长兰荣鼎兼任,教导主任刘德云主持工作。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正安二中的领导班子不断更替:1957年刘德云调离,青树华任领导主任,约半年又为丁明玉,建校至1959年,正安二中都是由教导主任主持工作。1960年,帅正刚调入正安二中建立党支部任支书兼校长,1961年熊志沧调入在安二中担任校长,就这样,正安二中才始有完备的党政领导班子。

  如今,长久珍藏在我记忆深处的便是:在正安二中的历史上,校长任职时间最长的有这么两位,一是文革时期调入任支书兼校长的宋广明;一位是老校长熊志沧,熊志沧校长自1961年调入正安二中主持工作,除1977年调正安县教育局任副局长一年外,于1984年叶现金担任校长时任党组书记,所有时间都在正安二中守护校园。

  叶现金之后的校长依次是程治南、骆礼毓、王洪博、朱文顶、卢天智、李荣江、湛玉强。

  正安二中的旧迹,已随历史慢慢消退,只有几处遗留下来的房屋基脚还隐隐觉得正安二中的古老,那雄壮辉煌的大殿和几间厢房已伴随历史的钟声退隐进发黄的册页里。

  在正安二中工作,登上讲台的第一天,看到孩子们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我便在心底暗暗发誓:我一定爱岗敬业,今生无怨无悔。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天道酬勤,我的心血没有白流,1990年我执教的初三毕业班应届生有十三人考取遵义师范,这在当时的正安县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为此许多学生家长纷纷前来向我表示祝贺。

  因父母年迈体衰,体弱多病,加之我又是独子,我不得不申请调回我自己的家乡。

  1990年7月,我接到调动通知之际,不敢向学生禀告此事啊!他们一旦知道,肯定会哭成泪人儿,不准我离开他们的!就这样,我不得不挥泪告别青春与激情燃烧的地方——正安二中,回到自己的故土所在地郑场中学工作。

  记得当时我的学生冯燕(现任正安县政协社会法制委主任),曾在她1992年时参加全省师范生作文竞赛获奖的文章《匡老师,您在哪儿》里充满深情的写道:

  “潇潇雨点点滴滴,”已经是秋天了,谁能了解我此时的心情?收到师范的录取通知书时,也收到了稿件的采用通知书,在日记中写下的几句话,我已忘了,但我始终忘不了我最爱的匡老师。…………

  您引渡了六十四位学子,让他们有了博击浪涛的勇气和决心,有了与暴风雨同行的气魄。您把他们交给了知识的大海,带着鬓鬓白发,没让同学们知道也没有留下地址就悄然地调离了。

  开学了,突然不再看见您,同学们有说不完的话题:想念您!这年期终考试,我们班总成绩在全县取得了名次,我的政治和语文分别获得了全县第一名和第二名。

  如今,同学们稳扎于浪尖,面对生活中的起落永远充满自信。

  在不远的将来,我们无论成为挺拔的乔木,还是低矮的灌木,我们都将以生命的翠绿向您祝福。您给予我们进取、自信、探索……不管我们留驻校园,还是浪迹天涯,都将不停地寻找您;匡老师,您在哪里?

  每每读到这些发自肺腑,倾注真情实感的文字,常常让我泪目,激动得热泪盈眶。

  离开正安二中已经整整三十年了,但在历史的长河中只不过是短短的一瞬,然而在我的脑海里却永远都是挥之不去的记忆:说真话,动真情,掏真心,对学生倾注真诚,一片冰心,你就会自然收获学生对你的无限尊敬!这是我在正安二中初为人师时,获得的最大感受。

  在正安二中执教只有几年的时间,但在平凡的教学生活也写下了自己认为精彩的几笔:

  我在班上每周评一个明星:我的一位学生张XXX,是一个生性腼腆、性格内向,说话有些口吃的人。张XXX凭着自己的努力,战胜了自身说话的障碍,不断磨炼自己的口才,敢于踊跃大胆发言,而且口齿清晰,说话表达自如,且期末考试终于取得全年级前二十名的优异成绩,而且假期作业张XXX也做得非常认真。于是我就自然而然把每周明星的桂冠奖给了他。

  我给他的颁奖词是:挫折中领略生命的坚强,不幸中体会生活的芬芳。你用真诚的心、善良的情、奋斗的手、自信的腿赢得了一个七尺男儿的真正尊严。

  每周评选一位明星,我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取得的成绩至今让人聊以自慰。

  在正安二中,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我还在班上举行了每月写一封信和每月对自己进行一次深刻的反思与汇总的活动。

  稻子熟了一季又一季,学生走了一批又一批。三十多年了,我在正安二中执教时所教的那一批学生,有的大学毕业后跟我一样当了老师;有的当兵去了远方;有的初中毕业后就去沿海打工挣钱,在外面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有的大学或者中专毕业,到了政府部门工作,为正安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默默的发着自己的光;有的,跟他们的父辈一样,扛着锄头,走过田埂,去照顾田里的庄稼。他们,走过昔日这被稻田包围的学校,听到这铿锵有力、悦耳动听的朗朗读书声,一定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匡老师与他们在一起朝夕相处的美好岁月……

  如今,细细回想自己走过的历程,总算没有白费:1998年12月,正式获得大学本科文凭,并在自己的家乡绥阳县郑场中学担任教导主任,2003年经过公推直选,当选为绥阳县郑场中学校长一职。四次获得县委、县政府的表彰,四次获得县级教研工作者,四次获得县级先进师训工作者,同时还担任了高中语文学科辅导丛书《学习的艺术》一书的编撰工作。2012年3月加入了贵州省作家协会,2013年5月加入了中国诗歌学会,2014年5月当选为贵州省写作学会理事。

  从1984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迄今已达1000余件。

  倘若不是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我就不会拥有那充实的生活;倘若不是迷恋知识那永恒的魅力,我就不会拥有那崇高的情缘:嗜书如命,酷爱写作,乐此不疲,引以为豪!

  啊,千年古镇安场,我曾经挥洒青春与激情的正安二中,你们都永远在我心中永驻!

  匡兴洪真的行!



旅游新闻报料QQ群:131380194
 
 
 
 
 
作者: 秦仁智 文章来源: 贵州旅游在线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20-07-20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贵州旅游在线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广告服务隐私保护招贤纳士合作伙伴网站团队帐号信息

本站为中国景观村落和经典村落景观评选申报贵州工作站
贵州旅游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法律顾问:腾辉律师事务所 
  旅游业务:贵州黔中行旅行社 旅行社许可证号:L-GZ00397 icp 网站备案编号:黔ICP备10200780号-1 gabeian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380号
电话:18985589677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晒田坝路鸿源居6栋17号 邮政编码:550001
支持单位:贵州省民主建国会 贵州省艺术摄影学会 贵州省写作学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黔B2-20030008  黔新出网版准字006号  贵州省通信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广告代理:贵阳金钥匙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手机:18985589677 
贵州旅游在线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