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新域名
www.66gz.cn

您现在的位置: 贵州旅游在线 >> 人在旅途 >> 正文

二十四道拐

  二十四拐俗称二十四道弯,又称史迪威公路。

  古称鸦关,当地人又称之为半关。

  位于贵州省晴隆县城南郊1公里,盘旋曲行于雄峻陡峭的睛隆山脉和磨盘山之间的一片低凹陡坡上,雄、奇、险、峻,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它是抗战公路,也是“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

  明清时,此处是蜿蜒的古驿道,关口建有“涌泉寺”,寺外设茶亭,专供路人游客小憩。

  寺旁岩壁之上,有“甘泉胜迹”、“云陵山色”、“乌道干重”、“且以饮人”等石刻。

  鸦关之雄险,名噪滇黔,明诗吟诵“列哉风高仰万山,云空叶积马蹄艰,一为行省衣冠地,便是雄图锁钥关”。

二十四道拐 摄影:熊伟

  公路二十四道拐,始建于1935年,次年竣工。

  明清寺宇石刻,均在筑路时毁损。

  1927年,贾善祥奉贵州省主席周西成及贵州公路局局长马怀冲(睛隆人)之命,进行踏勘。

  1935年,工程师周岳生领队,再度进行勘测设计,同年,由西南公路局局长曾养甫督工动工,于1936年竣工,是黔滇公路的必经之路。

  二战时期,美国的援华物资经过滇缅公路到达昆明以后必须要经“二十四道拐”的滇黔线才能送到前线和重庆。

  二十四道拐成了中缅印战区交通大动脉,承担着国际援华物资的运输任务。

  日寇曾多次派飞机对二十四道拐公路进行轰炸,欲截断黔滇咽喉。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陆军准将约瑟夫·史迪威受任美军中缅印战区总司令兼盟军中国战区总参谋长,美陆军部长史汀生要求史迪威“维持滇缅公路”的运输,并致力于“改进中国陆军的战斗效能”。

  1942年,美国的公路工程部队1880工兵营进驻贵州睛隆修筑滇黔公路,驻扎在沙子岭3公里处(又称美国车站),由连长麦顿负责,用美国制造的水泥砌挡墙,对二十四道拐进行维修,在当地群众的配合下,完成了修路任务,保证了运输畅通。

  美国工兵一直驻守到日军无条件投降后一个多月才逐渐撤离。

  1945年,第一批由美军驾驶的车队通过中印公路到达重庆,蒋介石在重庆发表《中印公路接通的意义》的讲话,将滇黔公路重新命名为“史迪威公路”,睛隆二十四道拐由此而随史迪威公路载入史册。

  美军抢修后保留至今的二十四道拐公路,全长4公里,有效路面宽约6米,山脚第一道拐与山顶第二十四道拐间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50米,坡的倾角约60度左右,驱小汽车由下至上,爬完24道拐约需8分钟,由上至下约6分钟,虽坡陡弯急,但无惊恐之感。

  1954年,贵州省公路局在二十四拐附近的坡面上把纵坡放缓,设计新修了一条6公里的回头弯沥青路,在山脚与二十四拐的下山路口相衔接,作为国道320线的主要通车道。

  “24道拐”抗战公路,是“史迪威公路”的形象标识。

二十四道拐 摄影:熊伟

  从山脚至山顶的直线距离约350米,垂直高度约260米;在倾角约60度的斜坡上以“S”型顺山势而建,蜿蜒盘旋至关口,全程约4公里。

  二十四道弯之雄险,皆因其依山筑造,工程艰险,山势陡峭,弯道频急。由关口向远处眺望,山峦叠起,横直连绵,薄雾裳绕,云海茫茫,气势磅礴,向关下俯视,二十四道弯仿佛游蛇下山,欲饮山脚之清泉,从关下往上仰视,其弯道犹如白龙盘山,真可谓“万山飞翠上吟肩,路曲行人似蚁旋”,给人既有惊心动魄之感,又有心旷神怡之处。从关上经过,可见脚下浮云连绵,烟气莽莽,加入天宇。穿过云海,行至悬岩下,即可见二十四拐左侧的悬岩飞瀑。盛夏时节,可见两涨清泉从悬岩之上,飞流直下,确是“悬岩挂白虹,细雨日飞空”。

  晴隆二十四道拐公路是抗日战争中国际援华军需物资运输的大通道,为抗日战争取得全面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这里是中美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历史记录,现保留有“美军墙”、“美军车站”等遗迹。2006年被国务院评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一条抗战“生命线”,曾因美军随军记者的一张老照片闻名全球,却也曾因具体地点众说纷纭,成为一条隐没在群山间的“无名英雄路”。

  直到2002年,才在滇缅抗战史专家戈叔亚的探访下确定其方位。

  晴隆县作为抗战大后方的烽火记忆,也因此而为世人所知。

  据二十四道拐研究专家陈亚林介绍:为支援抗战,修筑二十四道拐时,晴隆县城所有能够出动的劳动力几乎全部出动,能拉能驮的牲口也全部上阵。当年人口不足5万的晴隆县城,被征调上前线的人数达3800余人,每六个青壮年中,就有一个投身抗战保家卫国。

  此外,晴隆还为多支在此休整的抗战军队提供了大量军用物资。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2974名晴隆县民众手持火炬,举行了重走英雄路的活动。

  抗战时期在历史的黑暗中,这条公路点燃的是人们心中的希望之火。如今,“无名英雄路”的星火之夜里,二十四道拐那段不能忘却的历史,再度被镌刻在人们心中。

  《二十四道拐》电视刷是贵州省文联主席欧阳黔森为总制片人,贵州省委宣传部、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联合出品的抗战剧,由张玉中执导,刘小锋、甘婷婷主演。

  该剧讲述了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援华美军和侵华日军在“24道拐”这一咽喉之地展开殊死争杀的故事。

  2014年由中央电视台、贵州黔北记忆旅游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出品,于2015年9月9日在央视八套上星播出,反响良好,很受欢迎......

  “24道拐”是理想的山区公路汽车爬坡比赛赛场。

  自2005年以来,成功地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重走抗战路”自驾汽车爬坡赛、泛珠江三角洲汽车集结赛贵州分站、“体育彩票杯”史迪威公路~晴隆24道拐汽车爬坡赛。2007年7月举办了“中国首届史迪威公路贵州晴隆二十四道拐汽车爬坡赛”。

  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堪称险峻公路建设史上的杰出典范。

  是中美两国人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历史的真实写照,是中国抗日战争大后方唯一的陆路运输线及国际援华物资的大动脉,被誉为“中国抗战的生命线”,又称“历史的弯道”。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州十八景”之一。

  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2015年8月24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80处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名录,位于晴隆县晴隆山的二十四道拐抗战公路名列其中,是贵州省唯一被列入的一处。

  现在由县公路局养护,仍可通车,但只有很少车辆通行。我们离开晴隆时从上往下行走,徒步24拐别有一番滋味,会有遥遥无期的感觉......

  现在的公路从第一拐到24拐之间已改道,多绕了几公里,客车已不行24道拐,惟有越野车还抄近道,或有人专门用此路练车技......


旅游新闻报料QQ群:131380194
 
 
 
 
 
作者: 秦仁智 文章来源: 贵州旅游在线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8-06-03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贵州旅游在线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广告服务隐私保护招贤纳士合作伙伴网站团队帐号信息

本站为中国景观村落和经典村落景观评选申报贵州工作站
贵州旅游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法律顾问:腾辉律师事务所 
  旅游业务:贵州黔中行旅行社 旅行社许可证号:L-GZ00397 icp 网站备案编号:黔ICP备10200780号-1 gabeian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380号
电话:18985589677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晒田坝路鸿源居6栋17号 邮政编码:550001
支持单位:贵州省民主建国会 贵州省艺术摄影学会 贵州省写作学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黔B2-20030008  黔新出网版准字006号  贵州省通信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广告代理:贵阳金钥匙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手机:18985589677 
贵州旅游在线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