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新域名
www.66gz.cn

您现在的位置: 贵州旅游在线 >>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 正文

雷山苗族芦笙文化

简     介

  雷山县苗族居住区,村村有芦笙,寨寨有场地,无论男女老少,个个都能舞,人人都能跳,现有部分女青年也能吹能舞。
  芦笙制作工匠,分别居住在雷山县丹江镇的排卡村,方祥乡的平祥村和雀鸟村,桃江乡的桃梁村和年写村,这些村寨都藏在大山里,交通极不方便。
  苗族世代相传制作芦笙工艺的师傅,只用风箱、锤子、黄铜、斧子、凿子、锯子、钻子、苦竹、桐油和石灰(有的已改用乳胶)就能制作精美实用的各式芦笙。
  芦笙制作工艺具有以下特征:雷山地区制作的芦笙音质纯正,外表光洁美观。芦笙制作是乐理学和物理学的完美结合,制作芦笙,除了要懂得一定的乐理知识外,还要具备物理知识,力学原理。芦笙种类较多,音质均有区别,形体大小各异,要求制作工匠有长期的经验总结;芦笙加工工序较复杂,做工非常讲究,每一个组件都要花费很多的时间,要不断地调试,修改才能满足要求;  
  很多专家、学者在研究苗族时,常常从芦笙文化着手,认为其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同时,它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芦笙是苗族文化的符号和象征,是表达思想感情的重要纽带,是苗族人民奋进向上的精神支柱。苗族人民把芦笙文化作为本民族的一种表现形态,作为本民族精神意识的一种凝聚与弘扬。苗族芦笙在表演吹奏中的各种曲调、芦笙词、芦笙舞,都保持了苗族远古的历史文化艺术的古老性、原始性、古朴性、科学性,把芦笙的词、曲、舞三者统一起来,更能展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遗迹和文化艺术内涵。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苗族人民也将芦笙的制作,芦笙文化的展示作为一种创收的途径,通过它改善生活水平。 
  由于其属于口头传承,无文字可考,且工艺考究,需要懂得一定的乐理、物理学等方面的素质,难于习得,这门传统的手工技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将之纳入保护范畴已成为可能。


 1/16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旅游新闻报料QQ群:131380194
 
 
 
 
 
作者: 佚名 文章来源: 雷山县人民政府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0-09-06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内容
贵州旅游在线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广告服务隐私保护招贤纳士合作伙伴网站团队帐号信息

本站为中国景观村落和经典村落景观评选申报贵州工作站
贵州旅游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法律顾问:腾辉律师事务所 
  旅游业务:贵州黔中行旅行社 旅行社许可证号:L-GZ00397 icp 网站备案编号:黔ICP备10200780号-1 gabeian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380号
电话:18985589677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晒田坝路鸿源居6栋17号 邮政编码:550001
支持单位:贵州省民主建国会 贵州省艺术摄影学会 贵州省写作学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黔B2-20030008  黔新出网版准字006号  贵州省通信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广告代理:贵阳金钥匙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手机:18985589677 
贵州旅游在线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