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新域名
www.66gz.cn

您现在的位置: 贵州旅游在线 >> 旅游时讯 >> 正文

工分制——郎德旅游的徘徊与坚守

“保守,发展缓慢。”我省东线旅游亮点的雷山县郎德村不止一次遭到这样的批评。批评者的依据是,郎德在我省最早开展乡村旅游,却未能一路领跑。去年郎德共接待旅游者约万余人,旅游收入约100万元,不仅远低于2001年才开发的西线新星天龙屯堡,也被同处于巴拉河畔相距不过20里的南花甩在身后。

郎德村委主任陈民军证实说:“单从经济指标看,我们的确不如人家了。”

批评者认为,郎德旅游业落后的主要原因是观念陈旧、固步自封,不肯尝试更有效率的现代管理经营模式,反而固执地采用运行了近20年的“工分制”。

郎德的“工分制”从1988年启用——这个早已消失在人们视线的历史名词,在这里却依然鲜活。

由于完好保存了传统苗寨建筑,郎德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即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在省文物局的帮助下,郎德人投工投劳,重新整饬了村寨道路和鼓场,并大胆破除中秋节前不能敲铜鼓、吹芦笙的古俗,在我省率先开展乡村旅游。

按工分计酬,最初只是为补偿村民因接待游客造成的误工。但在正式起草时,“工分制”贯穿了“所有的人都为村寨的建设和保护出过力,应该家家都受益”的原则,并在此后三年间不断听取村民意见加以完善,经村民大会投票通过后沿用至今。

制度规定,最主要的旅游项目——苗族歌舞表演由村集体举办,所有村民均可参与旅游接待并按贡献大小进行分配。以一场表演为例,最辛苦且有一定技能要求的演员最高可记20分,着民族服装迎客的村民,按服装的档次记2至8分,负责后勤的“桌长”等记1分,公共服务如清洁卫生按包干面积的大小记工分,负责组织管理的村干部则一律记8分。一家一个工分册,每月结算。收入和分配受村民监督。

这项制度向老、弱者倾斜。老人和孩子只需“陪场”也可拿1至5分。“我吹芦笙,老伴陪场,团队多的时候,一个月可领到100多,少的时候,也有6、70块。”77岁的村民陈正清说。对于15岁的女孩陈胜莲而言,每个周末“陪场”分到的几块钱十分宝贵:“妈妈过世,爸爸到广东打工,常常被拖欠工钱没法寄生活费,我和哥哥就靠陪场的钱过日子。”

村招待所和食堂也由集体经营,所得归集体所有,负责管理的村民也计工分取酬。分配节余用于维护村里的建筑、道路,赡养孤老和为全体村民上交部分税费。

2003年,郎德集体旅游收入19.8926万元,用于村民分配的12.3832万元,平均每户分到1000元左右。

效率和公平永远是一对矛盾。

很显然,一位郎德村民称之为“共产主义乌托邦”的“工分制”倾向于公平,效率便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

从市场的眼光看,“工分制”缺乏活力。

郎德从未有过真正的市场营销,其客源主要靠旅行社相互介绍。“团队要来,电话通知我们就接待,他们不来,我们就干农活。”村支书吴剑说:“我们很少主动与旅行社联系”。原因主要是营销需要成本,一来村里没有能力投入,二来钱一旦投进去却没有收益,无法向村民交待,干部们谁也不愿冒这个风险。

郎德的表演定价一场500元,多年未变,从不打折,也拒绝给导游回扣。

郎德公办的食堂吃饭需预订,大厨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村民,没有菜谱,只有每人10元、15元或20元标准的几档。公办招待所价钱十分便宜,但没有洗浴间,上厕所要下楼,被褥不易拆洗,一年住不了几个人。

这一切使得州、县旅游主管部门决心推动郎德引入市场机制,组建旅游公司。“再不打破‘工分制’,郎德将失去竞争力。”黔东南州旅游局一位负责人说。

为此,州旅游局不久前组织郎德的干部到天龙屯堡参观取经。天龙旅游的成就让郎德的干部们称羡不已,但依然认为,郎德的情况与天龙屯堡差异较大,不能照搬“天龙模式”。

“现代旅游需要一笔钱来投入,我们除了文物,什么都没有。而天龙靠近城市,交通便捷,在外打工的多,积累较厚,搞公司制有条件。”

此外,郎德旅游靠的是全村老少团结参与形成的节日气氛。郎德人担心,如果引入公司制,部分村民成了雇员,表演完全成为挣钱的工具,将再也体会不到歌舞的快乐。同时,没有技能的人将会排除在表演之外,那种热烈的和谐气氛也会消失。强调效率的公司制势必鼓励收入差距以调动积极性,但这样会造成矛盾,村民关系会紧张,影响团结。

事实上,郎德人认为不能走天龙屯堡的道路。“他们是商品,我们是文物。”村委主任陈民军说,郎德发展旅游,目的是保护好文物,没有一定的收益,人民群众不会主动自觉地帮你保护。但如果旅游太商品化,太大规模,就会伤害文物保护。“在屯堡,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富裕,但也看到了古建筑的迅速消失。”

省高地发展研究所在郎德进行的一项调查也证实,陈民军表述的是郎德村民的普遍心态——几乎所有的郎德村民认为,旅游只能围绕文物的保护来发展。“文物是我们永远的财富。”村民们说,郎德近20年来只开展了民族歌舞项目,因为他们知道,表演不会伤害文物保护。

“我们要改革,但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找准路子;我们希望富,但要慢慢地富,大家一起富;我们不要暴发,要的是细水长流。”郎德村民说。

作者:李丽 王小梅


(新闻来源 新华网贵州频道)


旅游新闻报料QQ群:131380194
 
 
 
 
 
作者: 海王星 文章来源: 贵州旅游在线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04-05-30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内容
贵州旅游在线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广告服务隐私保护招贤纳士合作伙伴网站团队帐号信息

本站为中国景观村落和经典村落景观评选申报贵州工作站
贵州旅游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法律顾问:腾辉律师事务所 
  旅游业务:贵州黔中行旅行社 旅行社许可证号:L-GZ00397 icp 网站备案编号:黔ICP备10200780号-1 gabeian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380号
电话:18985589677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晒田坝路鸿源居6栋17号 邮政编码:550001
支持单位:贵州省民主建国会 贵州省艺术摄影学会 贵州省写作学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黔B2-20030008  黔新出网版准字006号  贵州省通信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广告代理:贵阳金钥匙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手机:18985589677 
贵州旅游在线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