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新域名
www.66gz.cn

您现在的位置: 贵州旅游在线 >> 贵州旅游文化 >> 正文

难读的红崖天书

在黄果树瀑布西北8公里灞陵河东面的晒甲山上,距山顶处30米有一段长100米、高3米的土红花色危崖绝壁,远远看去,似火焰灼灼,格外鲜明。

    
就在这一堵红岩的西头长约10米的岩面上,有一段略凹入的岩面,其顶上有伸出长约30厘米至60厘米、厚约30厘米的岩石断面,像屋檐一样挡住山水冲刷的一段岩壁,岩壁上那非镌非刻,非阴非阳的几十个形如古文的遗迹,红迹斑斑,这就是驰名中外的“红崖天书”,也称“红崖碑”或“红崖古迹”。

    
走近细看,才会发现红崖那些“大者如斗小如升,不雕不琢难摹拓”的字迹,原来是竖不成行、横不成排地错落显露在上面。它呈深红色,非篆非隶,古朴稚拙,笔力雄健,气势磅礴。字迹显露天野,虽经风历雨,竟能保持其颜色和风采。晒甲山传说因诸葛亮南征将士曾于此晒甲而得名,《永宁州志》记载:“晒甲山即红岩后一山也,崖嵬百丈,山头横亘如“一”字,俗传武侯南征晒甲于此…… ”,又因有红岩之故,因而又称红岩山。

    
自明弘治至清康熙初年间,这一石壁遗迹并未引起世人关注。随着清乾嘉考据学派的兴起,各地访碑求碣之风大盛,红岩石壁古迹才被视为拱壁,爬岭登山,扪石摹勒者渐多,一般都肯定为碑,入民国后,有人对红岩碑持怀疑或否定态度,出现了“碑文说”与“非碑文说”并立时期。建国后,专家学者们对“天书”也意见各一。

    
红崖碑产生于何时?为何种文字?研讨了有数十年,至今尚无定论。对“红崖天书”的解释,种类繁多,有说是“三危禹迹”的(当时大禹治至此所留遗迹),“是孰红岩字问奇,为殷为汉尚猜疑。何因禹迹穷染迹,晒甲于今竟属谁?”清人庄善由诗里作了这样的推测;有的推测为殷碑,清人郑宜辉的七绝“红岩是否是殷碑,考据无从应阙疑。风雨飘摇灵迹在,南荒片迹竟称奇。”对此作了否定;有的说三国蜀汉军队路过时留下的“诸葛图谱”,这些说法都因其“天书”“考之汉隶,文殊不类”,尽可能从远古去寻找答案。

    
而今人的研究,却又有一种返古为今的倾向。19953月,安顺地区行署提出“悬赏百万,破译天书”的设想,一经媒体披露,再次引起世人的关注,从学生到干部,从自然科学家到文化学者,都出现了新的研究热潮,各种“破译”方案,短到区区几十字,长到洋洋万言,屡见于新闻媒体,据安顺地区有关部门统计已经达30种以上,有的以二百年后的历史事件,来“破译”二百年前业已存在的碑文,说什么“红崖天书”为吴三桂藏宝秘志,书于顺治十四年(公元1657年)进军云南之前;有的竟把前人证明为清人徐印川或周达武书写上去的草书“虎”字,作为慈禧策划武装宫廷政变及“垂帘听政”这段历史事件中代表打倒顾命八大臣的重要人物肃顺;有的以在贵州发生的本已是“谜”的历史事件来“破译”,如“红崖天书”是明建文帝隐避贵州为企图“东山再起”的誓言而使“谜”上加谜;有的否定为人为所作,认为不是任何古人类涂上去的字或画,而是一种碳酸盐沉积岩的风化现象,不宜进入人文科学中研究,有的则认为应以特异功能解释红岩现象,认为是外星人的遗迹等等,但直到今天“天书”上的文字仍是个谜,如同古代玛雅文字一样,许多中外学者为解开这个谜不知耗尽了多少心血。

    
“红崖天书”离闻名中外的黄果树大瀑布不远,两者珠联璧合,使得此处景观更具魅力,凡来过大瀑布的人们,大都熟悉“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红岩似火,何须薪助焰亦高”的著名对联,此联就是对这一黔中两大名胜的真切概括。


旅游新闻报料QQ群:131380194
 
 
 
 
 
作者: 申敏 文章来源: 本站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09-07-01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内容
贵州旅游在线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广告服务隐私保护招贤纳士合作伙伴网站团队帐号信息

本站为中国景观村落和经典村落景观评选申报贵州工作站
贵州旅游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法律顾问:腾辉律师事务所 
  旅游业务:贵州黔中行旅行社 旅行社许可证号:L-GZ00397 icp 网站备案编号:黔ICP备10200780号-1 gabeian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380号
电话:18985589677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晒田坝路鸿源居6栋17号 邮政编码:550001
支持单位:贵州省民主建国会 贵州省艺术摄影学会 贵州省写作学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黔B2-20030008  黔新出网版准字006号  贵州省通信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广告代理:贵阳金钥匙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手机:18985589677 
贵州旅游在线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