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新域名
www.66gz.cn

您现在的位置: 贵州旅游在线 >> 旅游时讯 >> 正文

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出版 贵州非遗保护的里程碑

  据悉 2月21日,随着苗族"东郎"(歌师)陈兴华和杨正江激越浑厚的吟唱,在贵州紫云麻山深处数千苗家"东郎"们千年如一日传承的古老英雄史诗《亚鲁王》,极具历史诗性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重庆厅回荡。当天,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协办的"中国英雄史诗的重大发现--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出版成果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发来贺信。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翟卫华、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李屹,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中国作协党组副书记张健、中共中央宣传部巡视员、副局长孟祥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省苗学会会长杨光林出席活动。

  翟卫华宣读贺信。刘云山对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成果发布表示热烈祝贺,向参与这一项目的专家学者、民族文艺家转达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他在贺信中指出,多年来,冯骥才等一批专家学者和民间文艺家,为抢救和保护我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的翻译、整理和出版是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一个重要成果,必将对我国优秀民族民间文化传承和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希望广大民间文艺家和民间文化工作者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的挖掘和阐发,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的精神,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对《亚鲁王》等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保护和深入研究,把我国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好利用好,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新近出版的《亚鲁王》是史诗的第一部,由冯骥才任总策划,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编,中国民协顾问余未人任执行主编,由杨正江和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亚鲁王》工作室负责搜集、整理和翻译,2011年11月中华书局出版。《亚鲁王》是在麻山和麻山以外的苗族西部方言区贵阳、清镇、平坝、安顺、镇宁、关岭、织金、息烽、赫章、威宁、四川叙永等地,流传的亚鲁王及其子孙辈流传至今的英雄故事。史诗所传唱诵的是西部苗人创世与迁徙征战的历史,其主角苗人首领亚鲁王是被苗族世代颂扬的民族英雄,长诗以铿锵有力的诗律和舒缓凝重的叙事风格,生动地讲述了西部苗人的由来和迁徙过程中波澜壮阔的场景。《亚鲁王》的发现和出版,改写了苗族没有长篇英雄史诗的历史,是当代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抢救的重大成果,其文化价值堪比藏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

  2009年春天,在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申报过程中,亚鲁王开始进入文化人的视野并被外界广泛关注。三年来,在冯骥才的主持下,在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苗学会、紫云自治县和相关学者的呼吁下,中国民协把亚鲁王纳入了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组织大量人力物力予以搜集、整理、翻译。与会专家提出,粗略估计,大约能整理出3到4部《亚鲁王》。

  冯骥才、著名文化学者刘锡诚、朝戈金、余未人等在发布活动上作了精彩发言。中国民协为杨正江和陈兴华颁发"中国民间文化守望者"奖杯。来自中宣部、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中国社科院、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文联、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贵州省苗学会的专家学者及首都各大媒体的记者100余人出席了活动。

 


旅游新闻报料QQ群:131380194
 
 
 
 
 
作者: 王小梅 文章来源: 贵州日报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2-02-24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贵州旅游在线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广告服务隐私保护招贤纳士合作伙伴网站团队帐号信息

本站为中国景观村落和经典村落景观评选申报贵州工作站
贵州旅游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法律顾问:腾辉律师事务所 
  旅游业务:贵州黔中行旅行社 旅行社许可证号:L-GZ00397 icp 网站备案编号:黔ICP备10200780号-1 gabeian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380号
电话:18985589677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晒田坝路鸿源居6栋17号 邮政编码:550001
支持单位:贵州省民主建国会 贵州省艺术摄影学会 贵州省写作学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黔B2-20030008  黔新出网版准字006号  贵州省通信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广告代理:贵阳金钥匙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手机:18985589677 
贵州旅游在线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