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新域名
www.66gz.cn

您现在的位置: 贵州旅游在线 >> 旅游时讯 >> 正文

我们何时才能“健康旅游”

新华社记者周芙蓉

    “五一”黄金周过去了,美丽的自然景观让人流连忘返,而同时让游客不能忘却的,还有无处不在的拥挤场景。人们旅游,无论是休闲旅游、观光旅游、文化旅游、探险旅游,都是寄情山水,放逸身心,最终的追求还是身体的健康及由此带来的心灵愉悦。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健康已经是成为人们更需追求的东西。然而,在人头攒动的黄金周,健康似乎正在远离人们。“健康旅游”对人们来说,何时才能得以实现?

    疲于奔命为哪般?

    来贵州旅游的宗先生跟着贵阳一旅行社到几个著名的景区游玩了一番,几天下来,感觉特别累。他对记者说:“跟着旅行社旅游,所到景区人太多,想好好地拍张照片都难,旅行社的时间安排得很紧,只能是走马观花了。另一方面,菜不合口味,觉也难睡安稳,绝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了路上。”宗先生因此患了感冒,他感慨地说,贵州有着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这一趟玩下来,却没有真正体验到。

    宗先生的感慨具有代表性。贵阳的陈女士随夫带子跟着旅行团去海南游玩,谁知孩子在途中拉肚子,夫妇俩忙着照顾他,也没心情领略风景,最后弄得一身疲惫扫兴而归。陈女士说:“黄金周出去玩,本来是想放松心情,调节情绪,被儿子这么一弄适得其反。其实,儿子的身体一直很好,就是途中奔波太劳累,而且景区到处是人,走到哪里都感觉紧张,不适应环境才病的。”

    黄金周旅游既然累,可为什么又有那么多人趋之若鹜呢?经常外出旅游的李小姐向记者道出了心声:一来平常工作压力大,大家都想利用7天假期好好放松放松。二来时间少,一年中也就三个长假,春节大家要回家,“五一”、“十一”长假就成了大家出游的首选时间。    

游客花钱买罪受

    记者接触到几位黄金周旅游归来的朋友,他们无不抱怨景区基础设施差、景区没有干净卫生的公共厕所、景区宾馆餐饮价格贵得惊人、服务质量差、交通拥塞等等,他们共同的感觉就是“花钱买罪受”,几天下来,身心不仅没有得到放松,还徒添几许烦恼,这种“心理疲惫”症状在长假后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才能得以慢慢恢复。

    在民航部门工作的李小姐认为,景区的基础设施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游客无法真正从身心上得到愉悦。而人满为患又给自然景区带来一定的“伤害”,长此以往,景区的持续发展难以得到保证。她感慨地说:“黄金周给人的健康、景区的保护带来了无法衡量的损失,这是得不偿失的事情。”

    由于打乱了日常作息时间、流动人员多造成空气不畅等因素,黄金周过后,到医院看病的人员急剧增多。健康专家认为,旅游和健康是不可分的,旅游不能以牺牲健康为代价。人们在对精神文化生活追求的同时,健康应该成为旅游者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带薪休假”行得通吗?

    记者在贵阳一些景区就“带薪休假”问题采访游客。一位来自成都的游客说,平时工作紧张,没有时间出来玩,长假期间约几个好朋友,带着家人结伴而行,一来交流感情,二来缓解紧张,还可欣赏美景,一举多得。至于景区游客多、旅途劳累等客观因素,不能使自己的旅游更自在更舒适,他与结伴而来的朋友们均表示出无奈,认为“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虽然相关政策规定可以休假,但工作太忙,根本没时间请假。”

    对此,张女士深有此感,她说:“平时不仅没有时间休息,而且还要加班加点。虽然有职工休假的相关规定,但我休假了,手头上的工作交给谁?休完假后,还要自己加班把休假时的工作补回来。实际上还是没有达到休假的目的。”

    新华网曾就带薪休假问题进行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已经休假的人群占15.6%,将要休假的占13.8%,而选择不休假的却占到了70.6%。对大多数职场人来说,带薪休假虽好,但更多时候,却是“想说爱你不容易”。

    黄金周长假制度是在国内经济相对疲软的情况下推出的,“假日经济”一时火热异常,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黄金周期间出现的各类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自然保护、接待能力、服务质量、安全管理等方面都很难得到有效保证。

    近两年来,国内有关专家学者大力呼吁取消黄金周,实行强制带薪休假制度。有专家认为,黄金周虽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当初预计的拉动内需的目的,但却人为地干涉了旅游运行规律,不符合旅游业的经营模式,弊大于利。只要有合理的替代制度安排,取消黄金周只意味着集中消费转变为日常消费,总量上不会有大的下降。    许多社会人士呼吁,发展健康旅游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有关部门应思考如何给游客创造一个优雅良好的环境,引导人们健康旅游。他们认为,健康不只是意味着人体生理和心理各个方面的良好状态,还意味着周围生态环境的和谐与平衡。健康旅游不仅可以减少旅游发展的负面影响、保护环境,还能让旅游可持续发展、让人们健康地生活。(新华社专稿)


旅游新闻报料QQ群:131380194
 
 
 
 
 
作者: 新华网贵州频道 文章来源: 贵州旅游在线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05-05-09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内容
贵州旅游在线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广告服务隐私保护招贤纳士合作伙伴网站团队帐号信息

本站为中国景观村落和经典村落景观评选申报贵州工作站
贵州旅游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法律顾问:腾辉律师事务所 
  旅游业务:贵州黔中行旅行社 旅行社许可证号:L-GZ00397 icp 网站备案编号:黔ICP备10200780号-1 gabeian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380号
电话:18985589677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晒田坝路鸿源居6栋17号 邮政编码:550001
支持单位:贵州省民主建国会 贵州省艺术摄影学会 贵州省写作学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黔B2-20030008  黔新出网版准字006号  贵州省通信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广告代理:贵阳金钥匙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手机:18985589677 
贵州旅游在线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