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新域名
www.66gz.cn

您现在的位置: 贵州旅游在线 >> 人在旅途 >> 正文

石鼓文的故事

  15年前,秦臻在《遵义晚报》上发表了《石鼓文的故事》散文时,我打电话给该报的副刋编辑潘世家,告知此文有一字错了,把皇帝宋徽宗写成了宋微宗……

  潘编辑在电话中告诉我说,他已经编辑好送去排版了,不改了……就这样,将错就错了……

  我觉得看一个民族有多伟大,就得看它的文字,很多国家的文字已经灭亡了,但是汉字的生命力,已经延续了几千年……

  我们每天都使用文字,不会觉得有多伟大,可是中国方言那么多,如果没有文字,该怎么交流?人在它们面前真的很渺小,但是为了它,人又可以是非常的伟大。这一段话,出自央视《国家宝藏》栏目第一集故宫篇中,“国宝守护人”梁家辉的感悟……

  石鼓原石(十件) 汧殹鼓 故宫博物院藏……

  《石鼓文》是我国石刻文字之祖,为世所重……

  在文字史、书法史、金石学史甚至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地位……

  每件石鼓上都以籀文刻四言诗一首(70字左右),共十首,名称取所刻诗篇的前两字,即《吾车》、《汧殹》、《田车》、《銮车》、《霝雨》、《作原》、《而师》、《马荐》、《吾水》、《吴人》。第六件“作原”在流传过程中散落民间,被铲去上面一半文字,做成了石臼。

  《石鼓文》明中后期拓本(赵宧光旧藏本) 故宫博物院藏……

  由于古代书法作品不具刻写年代和书者姓名,石鼓文诗句中既无相关帝王称号又无文武官员名氏,也无任何年号;又因为刻石历时久远,文字漫漶严重,所以石鼓文的刻制年代令后人费尽脑筋……

  唐朝初年,石鼓被发现后,因其上所刻之字无人能识,文人墨客纷纷为之吟诗作对,其中韩愈的《石鼓歌》最为有名。

  诗中提到:石鼓上的古文字斑斑驳驳,字迹仿佛鸾凤一样飞舞,神仙一样飘逸;错落有致的点画,使人仿佛置身于珊瑚丛生的龙宫水府……

  北京故宫的宁寿宫,现在已成为“石鼓馆”,馆中除了陈列着“石鼓”原石十件之外,还有一块碑刻,这块碑叫《石鼓文音训》,刻于1339年五月。由潘迪整理并书丹,碑额为古文篆书“石鼓文音训”五字,音训为楷书,后记为隶书。

  碑石两面刻字。

  音训的内容为《石鼓文》的释文、音义及宋时郑樵、施宿、薛尚功、王厚之数家对石鼓的排序……

  在《全元文》(卷1555)中的小传有:

  “潘迪,字履道,一字牖民,元城(今属河北)人。历监察御史、国子助教,升国子司业、礼部尚书。以正议大夫、集贤直学士致仕,著有《春秋庸学述解》、《六经发明》、《格物类编》。”

  潘氏据旧拓本考订石鼓文字,所缺之字,均以标识。并在跋尾简述了石鼓的流传经过:

  “右石鼓文十,其辞类风雅,然多磨灭不可辨。

  世传周宣王猎碣初在陈仓野中,唐郑余庆始迁之凤翔。宋大观中,徙开封。靖康末,金人取之以归于燕。

  圣朝皇庆癸丑始置大成至圣文宣王庙门之左右。”

  金人将石鼓置于燕京后,不知何时又佚。至1307年,虞集重新发现石鼓“于泥土草莱之中,洗刷扶植,足十枚之数。”虞氏说:

  “后助教成均言于时宰,得兵部差大车十乘载之于今国子学大成门内,左右壁下各五枚,为砖坛以承之,又为疎櫺而扃鐍之,使可观而不可近。然三十年来摹拓者多字画比当时以多漫灭者,然移来时已不能入薛尚功《钟鼎款文》所载而多矣。……至1341年十一月。”(见虞集《石鼓序略》)

  至1313年,始置文宣王庙门之左右。

  自此,石鼓就一直妥善安置在文宣王庙门之左右,明清两代皆在此处,安稳度过600多年。

  至1933年故宫文物南迁,1951年再回北京,之后便一直存放在故宫,为故宫镇宫之宝……

  2010年,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郑欣淼在《故宫文物南迁及其意义》中追叙:

  “故宫人经过反复商量,使用浸湿的高丽纸覆在石鼓面上,用棉花轻捺,使纸张接近石身,干了后就固定在那里,即把石皮上的字紧贴于鼓身上;然后每个石鼓包上两层棉被,棉被外又用麻打成辫子,缠紧棉被;再把石鼓放在厚木板做的大箱子中,箱内用稻草塞严实,箱外包上铁皮条。”

  石鼓文的刻画痕迹至今明显……

  近代著名的金石学家、原故宫博物院的院长、文物南迁的主要参与者马衡在《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写到:

  “其损字原因,必系北徙之时,修縆大索,长途挽致,遂使石皮脱落,可断言也。自虞集潘迪以后,至于今日,皆在孔庙大成门左右,有大厦盖覆之,有疏棂扄鐍之,保护不可谓不周,然五百年来,又损五十余字,皆分离之石皮,经椎拓而脱落者也。

  余鉴于此种情状及既往之事实,知保护石皮,为先务之急,乃就存字之处,糊之以纸,纵使石皮脱落,猶可黏合。次乃裹以絮被,缠以枲缏,其外复以木箱函之。今日之南迁,或较胜于当日之北徙也。”

  正是专家学者的细心呵护,在运输设备不发达的年代,才能保石鼓安然无恙地回到故宫……

  “(石鼓文)字画高古,非秦汉以下所及,而习篆籀者不可不宗也。迪自为诸生,往来鼓旁每抚玩弗忍去。距今才三十余年,昔之所存者今已磨灭数字。不知后今千百年所存,又何如也?好古者可不为之爱护哉。闲取郑氏樵、施氏宿、薛氏尚功、王氏厚之等数家之说,考订其音训,刻诸石,俾习篆籀者有所稽云。”

  在元代,像潘迪这样的好古之士,便具传古之心,为了后人努力去保护我国的石刻文字之祖-石鼓文。

  潘迪整理刊刻的壮举,也赢得了后世学者的尊重……

  《石鼓文音训》刻成之后,影响极为深远。明清至民国时,习篆者多取《石鼓文音训》通晓其意。有不少《石鼓文》善本中将《石鼓文音训》拓本附装于后……

  上海博物馆藏明中期“黄帛不连石花本”(汧殹鼓二行首字未全泐)及故宫博物院藏“黄帛早本”(汧殹鼓第二行“鲤”字上部未损)之后皆附有《石鼓文音训》。亦有将《石鼓文音训》中释文直接写在拓本之上的,如上海图书馆藏“黄帛本”(汧殹鼓第二行“鲤”字上部损及横画)等……

  近代书画印俱堪称大师的吴昌硕一生最好《石鼓文》,其通临《石鼓文》所见数件,也有将《石鼓文音训》录于临本之侧者……


旅游新闻报料QQ群:131380194
 
 
 
 
 
作者: 秦仁智 文章来源: 贵州旅游在线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8-10-15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贵州旅游在线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广告服务隐私保护招贤纳士合作伙伴网站团队帐号信息

本站为中国景观村落和经典村落景观评选申报贵州工作站
贵州旅游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法律顾问:腾辉律师事务所 
  旅游业务:贵州黔中行旅行社 旅行社许可证号:L-GZ00397 icp 网站备案编号:黔ICP备10200780号-1 gabeian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380号
电话:18985589677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晒田坝路鸿源居6栋17号 邮政编码:550001
支持单位:贵州省民主建国会 贵州省艺术摄影学会 贵州省写作学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黔B2-20030008  黔新出网版准字006号  贵州省通信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广告代理:贵阳金钥匙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手机:18985589677 
贵州旅游在线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