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新域名
www.66gz.cn

您现在的位置: 贵州旅游在线 >> 人在旅途 >> 正文

乡村振兴战略真行

  贵州是作为全国民族八省区之一,多民族融合发展,造就了多彩的民族文化。

  但民族地区发展存在差距。自乡村振兴战略出台以来,贵州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

  今年以来,省民宗委紧紧围绕新时代的社会特征和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推动民族宗教各项工作聚焦聚力脱贫攻坚,通过实施民族地区“双培”计划、开展“两少一寨”助推脱贫攻坚等工作,着力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

  除此之外,民间也有部分组织发起以保护民族文化等内容为主题,成立一些乡村振兴组织。向往乡村、向往田野、向往山水,似乎成为当下人们追逐的一种潮流。但在这种渴望回到宁静的情绪里,是否需要冷静的思考,民族文化灿烂的乡村是创新发展,还是保护前行,亦或是传承民族文化,让乡村更具魅力......

  贵州大学民族学研究中心主任曹端波,

  贵州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教授唐应龙,

  贵州财经大学文化与法律学院副院长杨经华,

  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教授王胜军,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副教授韦正富,

  为你解答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怎么干.....

  乡村振兴战略既是从新的视野解决三农问题的宏伟规划,也是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整体发展的新路径。

  乡村振兴的根本是文化复兴,文化复兴需要文化中心。

  民族地区的乡村之所以成为深度贫困地区,一个重要的原因基层组织软弱涣散。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保持住自身的特色。

  让民族地区传统的小农业和手工业直接从传统小农时代向现代服务业的跨越......

  曹端波:

  贵州省的“乡村振兴”,关键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因此,贵州省需要“对症下药”,根据资源禀赋和民族地区的特点,解决区域的“整体发展”问题。对于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个人观点如下:

  其一,在经济产业方面,需因地制宜,发展具有特色的“山地经济”。贵州省贫困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不可简单地模仿东部中部以“规模化”为主题的“平原经济”,而应根据该地区民族的特色,摸索适应自己资源优势的“山地经济”。

  其二,在文化上,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较为重要。贵州少数民族文化极为丰富,贵州乡村振兴不是简单地等于发展贵州经济,而应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入手,发挥文化资源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民族文化不仅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如旅游产业等,而且其传统的生态智慧和手工艺技术(刺绣等)就是山地经济的基础和优势。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如果简单地和周边地区,或者东中部比拼规模经济,是难以进行跨越式发展的。贵州民族文化“多彩”,气候宜人,是中国少有的风景秀丽区,特别是民族文化丰富多样,适应于现代“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因此,贵州应做好“民族文化”这一篇好文章,一方面守住文化,保护和传承古老的传统,另一方面,挖掘民族文化,发展乡村旅游和文化产业。贵州有很好的机遇,高铁时代解决了偏僻山村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也为贵州融入世界经济创造了条件。关键在于我们要抓住这一机会,即我们不是简单地“卖产品”,还得“卖文化”,让消费者获得更高层次的“享受”和“体验”。

  其三,注重“社会建设”。中国改革开放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发展方面的困境,经过40年的发展,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整体上,经济发展仍然面临挑战。目前,中国乡村破败的核心不仅仅是经济缺乏活力,而是文化缺失,社会基础坍塌,要留住“乡愁”,则需要保持乡村存在的社会基础。因此,构筑社会的基石,加强社会建设,是目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

  对于贵州省而言,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是一个整体。乡村振兴战略既是从新的视野解决三农问题的宏伟规划,也是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社会整体发展的新路径。由此,贵州省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打破过去单方面问题解决的路径,将视野转向整体推进上来。

  唐应龙:民族地区要实现乡村振兴,需要找到乡村的优势。随着后工业时代来临,人们也开始认识到美丽乡村的重要意义,特别是当许多农村原有稻谷、蔬菜等的老品种的消失,有些人已经意识到抢救这些老品种的急迫性和重要性,也认识生态良好的农村有后发优势的可能性。

  另外,要认识到发挥后发优势的难点。乡村产品往往会受到运输成本高不易为外界所知。在我扶贫调查的过程中,农村品质优良的农产品找不到市场的情形比较普遍,也只有农村合作社才能解决这一情形。然而,市场营销原理表明,只有产品、渠道、促销、定价等4P取得均衡,才能赢得市场成功。

  可见,民族地区的贫困,真正的问题是市场对接。就贵州而言,也有“黔邮乡情”解决了“渠道”问题,最后的难点就有“促销”,亦即如何使购买者充分了解这些优质农产品值得购买,购买之后放心的问题,而这个问题恰恰是农业扶贫专家的长处,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调查研究,把这些优质农产品介绍给有需求的城镇居民;而不仅仅是指导农业生产。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还比较缺乏,扶贫专家多陷入当地日常事务,未能将我省乡村资源进行全面综合。

  乡村振兴的根本是文化复兴。文化复兴需要文化中心,乡村学校就可以成为这样的中心。以村校为中心聚集乡贤,发挥传统文化的教育功能,可与村党支部共同成为乡村复兴的重要支点,开启乡村协商民主之路。遗憾的是,贫困山区由于片面理解集中办学的政策,没有考虑到山村交通原因,把许多原来办得很好的小学拆除合并,导致一些地方上学困难,也阻碍了乡村文化中心的建设。

  杨经华:

  从当前来看,民族地区依然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决战区。要在这些深度贫困区域从摆脱贫困到实现全面振兴,这其间所要经历的艰难跨越与沧桑巨变,是我们不难想象的。对民族地区来讲,2020年前,脱贫攻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奠基之战,也是最后一战。乡村振兴的最核心、最紧迫任务就是举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具体而言, 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至少应该着力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人的素质落后制约着经济发展的落后已不是新奇的观点。脱贫攻坚中,人的综合素质成为制约产业发展,参与现代化市场竞争的严重障碍。诺贝尔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在《以自由看待发展》中指出,把贫困等同于“收入低下”的看法是片面的。在他看来,贫困更深刻的概念是人们实现自己愿意过的那种生活的“可行能力”的短缺。贫困的载体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无论是脱贫还是乡村振兴关键靠一批批具体实干的人。人的综合素质的高低成为一个地区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关键。我们强调扶人、扶志、扶智,本质即在于补齐人的生存短板,拓宽人的成长空间,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乡村振兴是相对长线的战略,在战略开始之际,必须始终将提升人的综合素质最为根本要务,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奠定主体基础。

  第二,改善基础设施供给水平。交通、电力、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的落后,长期以来成为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在于提高基础设施供给能力。通过加强基础设施供给,会加强与外界经济、文化交流融合,也为人的素质提高以及经济发展提供一个良好区域环境。

  第三,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在民族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民众居住相对分散、地势崎岖、交通闭塞,乡村公共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为此,乡村振兴迫切需要加强乡村教育体系、医务设施、娱乐设施、公共广场、现代物流服务等公共服务产品供给。

  第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党的领导。民族地区的乡村之所以成为深度贫困地区,除了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地区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难以组织群众发展生产,进入现代市场,繁荣集体经济。很多事实表明,凡是脱贫攻坚成就卓著、经济发展迅速的村子,往往都有一个很重要的共同点,那就是强健的基层组织,有一个好支书,一个好班子,党的领导组织强健有力。离开党的领导,乡村振兴只能望梅止渴,沦为无源之水。而一旦强化基层党组织的作用,使乡村振兴在作决策、拿方案、谋大事、促改革、保稳定等方面有坚强的政治保证,乡村振兴才能蹄急步稳、行稳致远。

  王胜军:

  民族地区乡村振兴,事关民族和谐和共同富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我认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应该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保持住自身的特色。一是要保持作为农村特色的青山绿水。这是吸引城市居民前来旅游和定居的重要资源。二是要发扬作为少数民族特色的地方文化。贵州少数民族众多,有着多采的地方文化,但它不应该只理解为服饰和建筑,更要注意保存其整个社会组织包括生活、劳作、祭祀等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自然、宁静、淳朴的人情民风......

  韦正富:

  从贵州省的情况看,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绝大部分是重叠的,多为边远、自然相对脆弱的区域。与汉族地区相比,当前民族地区发展主要依赖生态和民族文化两大资源要素。因此,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应统筹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保护和利用好生态环境资源。对于民族地区而言,环境是宝贵的,同时也是脆弱的,“绿水青山就是民族地区的金山银山”,必须要充分保护好。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民族地区必须从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角度,对民族地区传统资源进行合理开发。

  其次,保护并利用好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发动文化、摄影等行业并借助于现代传媒技术,完整诠释民族文化的魅力。

  最后,充分利用好生态和民族的要素,发展绿色、特色产业。经济形态发展经历着“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过程,民族地区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生态和文化要素,发展特色、绿色产业,让民族地区传统的小农业和手工业直接从传统小农时代向现代服务业的跨越......

  乡村振兴无疑是彻底解决乡村问题,使乡村从衰落走向全面复兴的伟大的战略选择......


旅游新闻报料QQ群:131380194
 
 
 
 
 
作者: 秦仁智 文章来源: 贵州旅游在线 点击数: 发布时间: 2018-09-08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贵州旅游在线
关于本站网站地图广告服务隐私保护招贤纳士合作伙伴网站团队帐号信息

本站为中国景观村落和经典村落景观评选申报贵州工作站
贵州旅游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 法律顾问:腾辉律师事务所 
  旅游业务:贵州黔中行旅行社 旅行社许可证号:L-GZ00397 icp 网站备案编号:黔ICP备10200780号-1 gabeian 贵公网安备 52010302000380号
电话:18985589677 地址:贵阳市南明区晒田坝路鸿源居6栋17号 邮政编码:550001
支持单位:贵州省民主建国会 贵州省艺术摄影学会 贵州省写作学会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黔B2-20030008  黔新出网版准字006号  贵州省通信行业协会理事单位
广告代理:贵阳金钥匙广告有限责任公司   手机:18985589677 
贵州旅游在线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