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秋文化学者田光华

作者:王波 田野 罗维克 隆婷婷 廖书铭 石雨浩 2024-01-01 点击数:

田秋文化学者田光华在贵阳市贵州省政府迎宾馆参加田秋文化旅游研学科普产业新闻会。《人大论坛》记者摄

  本站讯 1月1日,记者在贵州省图书馆举行的《旅游研学贵州.地理》编务会议获悉,由《旅游研学贵州.地理》杨秀国副总编组织采访、发表的发掘“黔中首郡”思南田秋文化,开发思南著名旅游风景名胜区,推介思南名、特、优农副产品的具有开创性影响力的新闻通讯、散文、诗歌等均已收载其中。指出要将田秋文化学者田光华先生的生动故事讲好、讲活、讲透。

  田秋(1494-1556),字汝力,号西麓,土家族,贵州思南府水德江司(今思南县城)人 。明代进士,官至朝廷皇帝身边的“给事中”,后任广东省布政使。田秋为官,以“直言敢谏,廉洁奉公”闻名。他是开发贵州人才,兴办郡、县学校的先贤,功德卓著,业绩昭然。田秋十三岁中秀才,明武宗正德五年(1510年)十七岁中云南乡试举人,九年(1514年)二十岁时入朝考取进士。明世宗嘉靖六年(1527年)任直隶河间府推官,次年授户科“给事”;九年(1530年)授礼科“左给事“;十五年(1536年)任吏科“左给事中”,户科“都给事中”,福建布政司参政;十八年(1539年),升任四川按察使,次年再升任广东布政使;二十年(1541年)六月,谢职还乡办学;三十五年(1556年)去世,享年六十三岁。葬于思南城东的田家坝(现田秋小学后)。据明代嘉靖《思南府志》“嘉靖府城图”显示,“田宅”在思南城西大岩关山脚下(田秋号西麓或源于此)。宅前有“亚魁”、“进士”牌坊。其“进士坊”为“嘉靖元年(1522年)知府李文敏为正德甲戌(1514年)进士田秋建”(明·嘉靖《思南府志》)。嘉靖三年(1524年)正月,时任福建延平府推官的田秋回思南探亲,途经乌江潮砥,在江边一巨石上留下了“黔中砥柱”四个大字,点明了当时乌江第一城思南府经济文化在贵州省的重要地位。

田光华先生在田秋文化旅游研学科普产业新闻会上发言。廖书铭 摄

  《旅游研学贵州.地理》副总编、《贵州年鉴》总编辑罗征文,《旅游研学贵州.地理》总编辑、《健康之友》报副总编、《贵阳文史》杂志总编辑罗万雄在贵阳,在思南采访田秋文化的过程中,通过总结、凝炼,推介出田秋文化学者田光华的业绩。

思南县的文化专家企业家和群众参加田秋诞辰及贵州开科纪念活动。贵阳晚报记者摄

  “黔中首郡”田秋文化的熏陶。今年八十高寿的田光华先生是思南县塘头镇人,笔名菲丁,土家族,教书六十载、写作七十载。自幼看到“黔中首郡”思南历史文化城池、乡村的文物古迹;读到“观思南一郡之书,则黔之始末了然”的典籍;学到出自思南的红色文化、夜郎文化、乌江文化、田秋文化。学习与实践、研究让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

专家学者田氏企业家在田秋小学田秋文化廊学习感悟田秋文化精神。王波  摄

  教书育人的文化学者。田光华先生是教师、诗人、作家、书法家。有“中国当代艺术名家”之称。是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思南县作协副主席。系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研究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理事、北京燕图联文化发展部特约作家。《人生咨询》杂志社创作中心特邀创作员,《甲秀》、《浪潮》、《塘中教研》总编、主编等。获得思南县第二届有突出贡献的知识分子拨尖人才光荣称号荣誉证书。获全国首届艾青杯创作奖、中国大众文学百花奖、文化部三等奖。《巨龙腾飞中国梦》获首届“中国梦之路”全国征文一等奖、《旅游天地脱尘浊》获2014“东方美”全国大赛金奖。现已出版:《孤村诗魂》、《阳光下的履印》、《喋血惨然的微笑》、《山城古镇乌江女》(与盛莉合著)、《乌江交响曲——绿篱窗外不是梦》等。其个人业绩已收入《中国当代诗人大辞典》、《中华文学人才名录》、《当代诗人作家之友名录》、《中国华文作家词典》、《中国教育专家与教育人才》、《中外名人大辞典》、《奥运之歌》、《新时期文艺三十年》、《文艺年志》、《艺术人生》、《感动中国文化人物》、《中华传统文化标杆人物》、《2012年中国散文经典》、《中国散文诗歌作家精选》、《中国名山诗画大典》、《中国散文大系》等等典籍中。他在云贵高原思南大山里走来,用平凡的坚实的脚步留下了“挥毫诗有烟霞气,狂草书兼尤虎姿”闪光的脚印。

参加田秋诞辰和贵州开科纪念会的专家学者以田光华先生作的《田秋赋》为主题座谈感悟心得。贵阳晚报记者  摄

  勤奋笔耕的专家。他于1966年开始习诗作文,并与同仁爱好者马仲星、刘俊、田光成、陈德光、徐海等创办、指导和主编《甲秀》、《小草》、《乌江》、《浪潮》等。让姜元昌、田高等先后荣获全国第二、三届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作品收入《全国优胜作文集》中。还有绿雪、王强等纷纷从这里起飞!

  他曾在《贵州民族报》、《思南报》、《铜仁报》、《校园诗歌散文报》、《语文报》(高中版)、《梵净山》、《乌江文学》、《诗与文》、《中外诗星》、《青年艺术家》等报刊上发表诗文200万字,教学论文教十篇。

田光华先生与文化学者田建高,《贵阳文史》杂志总编辑、地理博士生导师罗万雄共同研究田秋文化旅游研学科普产业园建设设计。罗征文 摄

  1958年兼任塘中《战地报》(创刊号)采编、刻印、宣传。1963-1966年兼任思中《团讯》编辑、刻印。1983年荣获思南县教职工书法大赛三等奖。

  《故乡竹》(散文诗),《山村秋赋》(散文诗)1987年《贵州民族报》登载。

  1987年9月,荣获思南县教职工书法大赛二等奖,全国“文明杯”钢笔、圆珠笔书法大赛纪念奖。

《旅游研学贵州.地理》总编辑罗万雄在向《旅游研学贵州.地理》编委会主任马文骏副省长汇报采编工作。贵州民族报记者  摄

  《斜岩一片游春情》(散文),《蓝色梦·金色梦》(散文诗),《壮乡行——戴太阳帽的南宁》(散文),《竹影情深》(散文诗),1988年《贵州民族报》登载。

  《乌江魂》(散文),1989年《贵州民族报》登载。

  1991年3月被聘为“首届乌江文学大奖赛”评委。同时,分别荣获陈凤的《如梦初醒》、彭仙萍的《烟雨蒙蒙》、朱渊的《念人深思》等作品一、二、三等奖的辅导荣誉证书。

田光华先生在自己家里的"菲丁文化室"挥毫书法。贵阳晚报记者   摄

  其诗词《山里人》“太阳刚到黄经120度。正是山里少女成熟的时令。在端庄、典雅、娴淑之中,透出股野性;古铜色的面孔,在深默冷峻中,深涵着浓郁的乡土情:炊烟,像姑娘那销魂的曲线……透明,醇香的米酒,融进甜蜜蜜的笑声。”富有活泼、柔情的乡土气息。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