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景区入世10周年盘点

作者:窦群 2011-12-14 点击数:

  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入世10年来,我国景区在市场化和国际化方面取得长足发展。本文从多方面盘点了入世后我国景区发展的业绩以及面对的问题,系统而全面地对我国景区入世10年的发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入世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引入国际通行的发展理念,促进国际、国内市场的全面开放和竞争,由此,国际化、市场化进程也是这10年我国旅游景区业发展的主旋律。

  一、旅游景区“百花齐放”,我国旅游形象更加丰富多彩

  发端于入境旅游的我国旅游业,在国际上经久不衰的旅游线路是“京西沪桂广”,支撑这一经典产品的也是我国最早的一批世界遗产级的王牌旅游景区(如北京故宫、八达岭长城、西安兵马俑、桂林漓江、杭州西湖、苏州园林等等),这些景区多数分布在我国最早开放的东部沿海地区。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国内景区陆续整体对外开放,中部和西部一些景区开始进入游客的视野,如九寨沟、丽江、张家界、平遥、西递-宏村、福建土楼等等,这些原来鲜为人知的深山区、小村庄,昂首迈入世界遗产的行列,成为入世10年来拉动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新生力量。2001年,我国拥有世界遗产28组,到2011年,增长到41组,位居世界第三位,已经是名副其实的世界遗产大国,全国精品旅游景区呈现“百花齐放”的喜人格局,我国在国际上的旅游形象更加丰满和楚楚动人。

  二、旅游景区在事业化、产业化以及市场化、国际化的不同轨道上得以长足发展

  入世10年来,尽管我国一些传统旅游景区依然保持行政性、事业性运行状态,尚未完全进入市场体系,但是,伴随着入世后公共服务理念的引入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旅游景区管理体制也逐渐从传统的行政、事业管理,向着更加国际化、市场化的进程迈进。

  1.旅游景区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产业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并全面推动了我国城乡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伴随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旅游景区在规模和质量上都得到迅速发展,旅游景区成为许多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先导行业,并带动了机场、铁路和公路等旅游基础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开发一个景区、带动一片开放、致富一方百姓”更是彰显了旅游景区发展在各地区对外开放进程和脱贫致富方面的积极作用。九寨沟、张家界等山区,已经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目的地。旅游景区更是我国旅游行业中最早和当前包装上市融资的重要基础,成为旅游产业发展最稳定的基石。

  2.公共服务产品理念的引入和深化,促进了景区免费开放的步伐

  入世后,我国在各个领域加速与国际接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的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理念被逐步引入国内并加以实践,文化领域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并率先参照国际惯例,开放了各类博物馆类景区,红色旅游发展促进了全国各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类景区的免费开放,一些城市的核心景区根据本地实际也做出了大胆探索,如杭州免费开放西湖,南京在实现园林旅游管理一体化后,开放城区内的核心旅游景区,还有更多的城市开放了城区内的城市公园类景区,尽管这些探索还是局部的,但是,方向已经很明确,属于国家的公共旅游资源应当免费向公众开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与国际社会的更加紧密接轨,更多景区有望摆脱对门票经济的依赖,在各方的共同支持下,勇敢地加入作为公共产品免费向公众开放的行列。

  3.市场开放促使几大品牌主题公园在全国逐步形成连锁经营、互相竞争的态势

  入世后,我国旅游景区经营管理体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旅游景区投资多元化的格局已经形成,其中主题公园是最好的代表。主题公园在我国的发展从最早建成的西游记宫等初级产品,到华侨城在深圳建设国内真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再到目前华侨城、方特、港中旅海泉湾等品牌在全国的网络化发展并逐步形成全面竞争态势,标志着我国入世后,旅游景区已逐步实现投资多元化、产品国际化,上海迪斯尼项目的启动,成为我国旅游景区行业入世后对外开放的一个里程碑。我国旅游大市场的开放和形成,将不断加速各类旅游景区资源的整合和竞争。

  4.制定实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标准,我国旅游景区在与世界各地旅游景区的全面竞争中逐步迈向国际先进水平

  入世后,我国服务于入境旅游者的景区数量大幅增加,入境旅游者在购买景区门票等方面与中国游客享受同等待遇,而我国旅游者随着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的不断增加,有机会到境外更多景区游览,我国旅游景区实际上已经加入国际旅游大市场体系的全面竞争。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内外游客需求,在充分吸收国际、国内旅游景区发展先进经验基础上制定的《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在1998年出台。入世10年,也是这个标准贯彻实施的过程。

  2001年,我国仅有4a级旅游景区187家,2011年,我国4a级旅游景区超过2000家,并且产生了120家5a级旅游景区。贯彻标准所实施的游客中心、导引标识、旅游厕所、无障碍、语音讲解、多语种对照等旅游服务设施和理念在旅游景区得到推广,不但加速了我国旅游景区与国际接轨,而且这些理念也成为我国旅游城市全面加速与国际接轨的重要指南。在这个过程中,景区等级标准起到了引领和示范作用。

 

 

  5.旅游景区成为承载和展现中国文化、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旅游产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认识到,弘扬和展现本国文化特色是形成旅游发展竞争力的基础和关键,为此,不论是传统的文化遗产类景区,还是新兴的各类文化景区,都把文化作为提升景区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法宝。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旅游景区实景演出,把旅游景区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与文化产业的共同发展,促进了我国景区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6.遵循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成为我国景区普遍认识和践行的准则

  加入世贸后,我国各类景区更加注意保护旅游资源及其所依托的生态环境的理念,自觉遵守各项国际公约和国家法规的要求,在规划建设和管理中都自觉遵守可持续发展的各项要求,旅游景区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家园。

  三、我国旅游景区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任重而道远

  入世10年来,我国旅游景区发展迅速,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经营管理水平已经迈上新的台阶。但是,对照我国建设世界旅游强国的目标,适应国内外游客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我国旅游景区发展依然存在许多需要面对的问题,未来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如,我国一些传统景区的门票价格过高,适合大众旅游需求的各类景区在供给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上还有待提高。对照入世我国旅游业国际化发展的要求,不仅仅是开放我国的旅游市场,也同时要求我国旅游业要勇敢地实施“走出去”战略。如果说我国旅游业整体上在实施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那么我国旅游景区行业的走出去则几乎处于空白,也就是说我国景区行业的发展依然处于主要依托本国资源和市场的发展阶段。

  随着我国文化总体影响力的日益提升,随着我国旅游景区整体实力的壮大,我们有理由期待,我国旅游景区能够作为传播中国文化的友好使者和重要载体,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